沉淀的记忆: 杭州人的早餐 -一份温暖的传统早餐回忆🌅🍜💌

前些日看到一篇名为《小笼馒头》的文章,不由得让我想起三年前一篇短文嘲笑杭州人把包子叫馒头,作者大约是山东人。杭州人多年来都叫肉馒头、菜馒头、细沙馒头等。我小学时老师就讲馒头是诸葛亮发明的,理由在《三国演义》里,旣然叫馒首,那就是代替人头的,不放肉馅能骗得过鬼神?所以叫馒头也有道理。

其实不但杭州人,包括江南人过去都是不习惯面食的,尤其是在农村。江浙一带早先以大米为主食,面食是点心、小吃,家庭主妇和保姆都不会做面食。90年代初浙江农村的大妈出去做保姆,连煮饺子也不会,面食叫麦食,一吃麦食就一脸的不高兴。杭州人过年不是包饺子,是在腊月二十三包粽子,端午反而不包,到现在也有杭州的本地人对我们有时包饺子、大馄饨感到奇怪。

日本佔领时间有时蔬菜或大米断供,我母亲就在后天井摘个南瓜,买斤面粉烧面疙瘩,多下来的面糊摊饼,就是鸡蛋饼,叫"麦糊烧",这是最容易做的面食。后来我也曾经做过,鸡蛋是论个从农民手中买来的,还是"稀有货"。

老杭州庆春路吴牙巷那里,原来有个越剧场,有两个门面大,也卖零食包括蟹壳黄,演的只有一个 – "樊梨花",总共有五、六十集,不断轮番上阵,解放后因为没有观众关掉了。盐桥旁边有个"大华书场",据说也有卖蟹壳黄的。那时候连面条也不作正餐,除了烧饼油条之外基本不吃面食。我小时候家里经济困难,早餐是泡饭,生日包括父母生日都是不过的,所以我至今没有过生日的习惯。

到了四十年代,那时候上班族少,而且上班、上学的都是在家吃泡饭,没有钱去買早餐,很多人不知道附近有卖烧饼油条的地方。奶奶叫人買根油条,切成很短的小段醮酱油当下稀饭的小菜。到了后来烧饼与油条共生在一起,粢饭与油条也是孪生,还有春饼包油条,油条都是"菜",还有一些人在菜市桥旁老字号"大吉祥年糕店",等早晨打岀来的热年糕买一团包油条吃。后来兴起的早餐还有生煎馒头和煎饺,只是一锅锅做得太慢,往往要排队等候。我和太太经常吃粢饭团,饭是热的油条冷的也没关系,卖饭团的只要一个木桶就可以在马路边卖了,很方便,不像烧饼炉子又大又重还要烧木炭。

到2000年,有了"反式脂肪酸"的说法,炸油条的油只许用一天,另外不许用明矾,一下子让油条退岀早餐市场,没有油条使得烧饼也卖不出去,麦糊烧登上市场,找到鸡蛋做菜,饼一元,要鸡蛋再加五角,但是终究成品太慢,成不了气候,被快节奏的包子豆奶取代。

女儿说,”小时候青鸟照相馆旁边的煎饺真好吃,再也没有吃到那个味道了,出国回来后路拓宽了,那些店都没了。当时舍不得吃,总想着我以后有钱了要大吃一顿,等我有钱了店没了。”

物是人非,不外如此。

0 0 投票
给此文投票
订阅
通知
guest
0 留言
在线反馈
看所有评论
数学界的“游牧侠”:Paul Erdős 的传奇人生

Paul Erdős(1913年-1996年),匈牙利籍犹太人。1913 年 3 月 26 日出生……

概率论大师钟开莱:转益多师,成就非凡

钟开莱(1917年-2009年),1917年生于上海,祖籍浙江杭州。世界知名的概率学家、华裔数学家……

小儿中医诊疗纪实:中医疗法的温柔力量🍃👶

萧山来某和她女儿来看病时告诉我,她外甥发烧了,体温38度,略咳,无汗,两便正常。来某个子不高,女儿……

0
希望看到你的想法,请评论x